漳州半月樓
[日期:2021/11/25] | 發布者:福建省佳發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|


半月樓在魁星樓之北,與八卦樓參差而峙。樓如其名,形如半月,“取月之恒亦漸進而明之義也”。此句典出《詩經·小雅·天保》,詩文為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”,意在祝愿書院學子如上弦月逐漸圓滿一般前程似錦。樓匾題“近水先得”,語出“近水樓臺先得月”。

歷史變遷,丹霞書院改制為汀漳龍師范傳習所,后更名為汀漳龍師范簡易科,1912年,汀漳龍師范簡易科改稱汀漳龍初級師范學堂。次年,學堂與漳州府中學堂合并,改稱漳州府師范中學堂。同年中學與師范分開辦學。師范部分改稱汀漳龍師范學堂,1916年更名為省立第二師范學校。
從五四運動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,第二師范學校成為革命的搖籃。1925年“五卅”慘案后,二師成為中共漳州地下黨活動的主要場所。1927年1月,中共閩南特委員會在漳成立,2月在二師校內創辦漳州工農運動講習所,為日后的革命斗爭培養了許多骨干力量。漳州農工運動講習所舊址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,保護碑遂立于半月樓旁。
半月樓為兩層磚木結構樓房,建筑面積約81㎡,因年久失修,部分木質構件糟朽,墻皮起鼓,屋面青苔、植物叢生,扇窗、欄桿、扶手掉漆,需進行修繕。
秉持“不改變文物原狀、修舊如舊”原則,通過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和古建師傅的精心修繕,漳州工農運動講習所舊址(半月樓)保護修繕工程于2020年3月通過文物局的驗收。
“整舊如故,以存其真”是文物保護的初心。在保存其風貌的同時,最大限度的保存歷史文化的原真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