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采訪佳發員工恢復建筑的原狀需要多久
[日期:2013/10/15] | 發布者:福建佳發裝潢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|
四米高木柱全被白蟻蛀空
正在進行落架大修的芙蓉園占地近4000平方米,橫跨安泰河至芙蓉弄,但這里如今被劃分為多個部分,分別是芙蓉弄19號至23號和朱紫坊33號等。
記者曾在修復前前往芙蓉園內部,在19號內部上百平方米的水池邊上,環繞著假山、雪洞,可惜假山頂上的涼亭只剩下骨架。雪洞也被封起來,在水池邊居住的人家,生活污水直接倒入池中,很是臟臭。而23號院,曾是明朝內閣首輔葉向高的宅院,但院落水系上、天井內建起了不少臨時搭蓋的小房間,很難看出原有的格局。整棟房子的木頭已經腐爛,白蟻將木柱、大梁蛀空。
在朱紫坊33號的修復現場,記者看到主座一根高四米左右的方形承重木柱,中間開裂嚴重,不斷有木屑掉落。“木柱已經完全被白蟻蛀空了。”現場施工負責人小楊說,再不修繕,很有可能坍塌。
小楊介紹(佳發員工),將根據木頭損壞的情況進行評估,可繼續使用的就保留,盡可能恢復建筑的原狀。“計劃維修時間是300天,估計會超時。”小楊說,古建筑維修不能趕工期,所有要替換的木料都要經過嚴格晾曬才可使用。天氣不好,工期就要順延。
打通園內三水系連接安泰河
“一期工程主要是對建筑進行修繕,二期工程將針對園內的水系進行整理。”現場負責人小楊說,現在的水系已被分割成幾部分,將來會按原有的模樣進行恢復,連通安泰河。
記者了解到,芙蓉園作為福州四大園林之一,最特別之處就是它的水系。芙蓉園原有三口水池,與安泰河的流水潮汐相通,假山園林便是圍繞這三口水池修建起來的。整個園林樓閣依水,水榭臨池,花亭、月窗、小橋、雪洞齊全,一步一景,但三口水池中一個在上個世紀就被填平了。
□相關鏈接
文物部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原來居住在園內的居民,在水中飼養胡子魚,又緊鄰水池生活,池內雜物很多。接下來要對池子進行清淤,拆除違章搭蓋,理清楚水系的走向,真實地再現這處精致的私家園林。
芙蓉園曾住過兩位宰相
芙蓉園因館內遍植芙蓉,故名芙蓉別館。它最初的主人——南宋陳韡(wěi),官至參知政事(相當于副宰相)。明朝末年,主持朝政10多年的內閣首輔葉向高告老還鄉后,也曾在此居住達7年之久,還專門請人前往太湖,運來了太湖石作為假山。
讓芙蓉園成為福州四大園林之一的,是清朝光緒年間的湖南布政使龔易圖。據悉,龔易圖曾在福州營造東西南北四大園林。當年,他在今西湖賓館所在地造三山舊館,稱北莊;而后又在烏山西南(現在氣象局內)修雙驂園,稱西莊;而他在東南方所建兩園就是芙蓉園中的武陵別墅和芙蓉別島。